百联商务电子化

关 闭
2015-07-08
ERP专栏之二十八
ERP与企业内部审计
  ERP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不仅优化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同时系统内高度集成和共享的数据信息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同时ERP中大量的信息系统控制也对传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巨大该批,这些都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而言,ERP对内审工作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既包含对ERP系统业务和审计流程功能的深入了解,也包含基于ERP数据分析的方法的熟练应用。在ERP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理解ERP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业务流程在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ERP系统本身提供的审计功能,追溯各类业务的系统痕迹。在数据分析方面,ERP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集成的数据平台,同时 ERP具有强大的查询和报表功能,这些都使得审计人员可以利用ERP系统开展审计和分析,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企业审计人员需要在ERP系统环境下,应用和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充分利用ERP平台功能,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基于ERP系统的功能特点,在未来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  
  1.利用数据分析开展审计工作
  在ERP环境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取审计项目相关数据,具体包括使用ERP的查询功能查询的标准报表,快速获得与内部审计项目相关的财务、业务数据。同时也可以从数据库直接获取数据,通过对被审计单位ERP数据库的直接访问,可以非常全面地获取业务和会计数据。
  2.分析系统例外情况
  所谓“系统例外”,是指本应连续的事物发生了中断,如业务单据出现非连续编号,业务系统操作异常报告等。通过对这些中断事件的跟进,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可疑审计线索,提高审计效率。
  3.关注信息系统控制及控制数据
  ERP环境下,计算机系统根据输入数据、控制数据及处理逻辑自动执行业务处理,使得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企业的运营管理高度依赖信息系统。因此,控制数据在ERP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控制数据直接关系着系统控制是否有效、可靠,系统业务处理逻辑是否正确。对控制数据的检查成为对ERP关键控制点检查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迅速发现数据分析的突破口。
  在ERP环境下对内部审计将产生重要影响,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技术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全面、高效的审计工具,对于核实企业业务真实性、交易合法性,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都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条 下一条 分 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