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绩效管理是一套专门为企业中的领导、员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设计的自我评价管理服务的应用程序。这套应用程序能够被用于规划、协作、沟通、评估以及追踪评价等各个流程,真正实现企业人员的绩效与发展管理。然而,绩效管理与本企业自身的管理及发展息息相关,在真正动手实施绩效管理系统之前,企业务必先行完成对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人员观念的转变,从而为顺利实施并有效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组织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清晰
建立一套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清晰,业务流程顺畅的组织架构是顺利实现绩效管理的一个必要前提。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严密的结构分工,使得组织内的成员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向谁汇报。若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造成业务流程不畅,必然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
2、有清晰且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从目标管理角度来说,企业的目标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支撑的,只有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任务完成了,组织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反过来,只有企业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目标,各部门、员工才会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考核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另外,企业的发展战略还要可操作,否则仍然是一纸空文,没有清晰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再好的方法和工具也是枉然。
3、全面的配套制度建设
全面绩效“管什么,如何管,谁来管”这些问题需要在系统正式实施前通过企业内各个部门共同探讨、落实并明确下来,相关配套制度及管理流程的建设是全面绩效管理思路的具体落地手段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相关制度及流程的建设,实现管理手段的标准化、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为企业实现全面绩效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确保全面绩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对员工的表现有详细的记录
全面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有目标,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员工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平时的表现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如考勤记录、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奖惩记录、关键事件记录等机制和内容。这样在考核时才能作到有据可依,否则,再切实的绩效目标也不能公正的考核员工。
总之,在推行全面绩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相关前提条件的建设和准备,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在合理的时机和氛围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绩效管理的真实效果。不然,基础工作没做好,就匆忙上马,往往事半功倍。
百联商务电子化
关 闭- 2015-08-17
- ERP专栏之三十二
- 全面绩效管理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