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商务电子化

关 闭
2016-12-05
ERP专栏之五十七
ERP系统上线后如何发挥出理想的应用效果
  ERP上线后如何在系统稳定运作的基础上发挥出设计时理想的应用效果和管控效果,这对于许多实施ERP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无外乎数据、流程及人员这三大要素。
数据
 
  ERP上线前的数据准备主要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只要组织大量人员进行攻坚战,并且有实施厂商把关,一般能顺利解决。但ERP上线后,如何保证录入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数据时时真实可靠则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一般来说企业在ERP上线之后的前几个月都会遇到多多少少数据不准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企业的过错也不是系统软件的过错,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在ERP系统运作初期必须建立对系统数据关键点每天稽核的制度。从制度上要求和保证各个用户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录入,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保持一致,确保从ERP系统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
流程
 
  数据是系统的基础,流程是系统的灵魂。ERP上线前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组,主要是为了让ERP系统流程与公司业务流程配合一致而进行的改进。但另一方面,企业在应用ERP后,还是仍然会发现实际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与ERP系统中的流程还会产生差异与不一致,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业务流程、系统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但有一个前提需要清楚的是,必须先确保业务流程的稳定,然后才能进行微调和改良。否则企业整天处于大规模的革命性业务流程变动,会让员工不知如何操作,对ERP系统的稳定运行将会是致命的打击。一般的方法是先将主要业务流程用好,再逐步扩展到次要业务流程。同时,对于新发生或者新产生的业务流程,首先要分析这种新产生的业务流程是否为企业一定要选择或执行的流程。其次要分析该业务流程是否要纳入系统。还有在将新的业务流程纳入ERP系统时一定要做到“数据准,流程清,规则明,操作熟”。因此,我们必须对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的流程、不合理的操作进行设置,对于企业的实际业务变更做出响应和改良。
人员
 
  企业要想保证ERP系统的持续改进,必须要组建ERP服务团队和维护流程,需要要有专门的团队和人员去从事ERP的维护和改进工作,并使服务团队的工作流程化,以便于配合各业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每个终端用户进行系统使用情况回访,以便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
  上线成功只是ERP项目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持久的维护与改进才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只有这样,ERP系统才会应用得更为顺畅。
上一条 下一条 分 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