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商务电子化

关 闭
2016-05-30
ERP专栏之四十九
百货零售业供应链中的品类管理
  扩大自营业务比例、发展全渠道平台、线上线下对接对百货零售业态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建立高效的商品运营平台,将不同零售业态、不同商品运营流程整合到标准的流程中,获得并利用详细、准确的商品信息、销售信息、会员信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品类规划,是树立经营特色、解决零售行业日趋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在当前百货业态以联营为主的模式下,如何与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获得商品信息、了解市场走向成了经营管理上急需解决的难题。品类管理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品类管理是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做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对供应商与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它包括了解顾客需求,把适当的货品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并且以顾客接受的价格销售。
  这其中涉及到三个关键内容:第一、以消费者为核心。消费者是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供应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将消费者特征以及购买行为特征纳入我们的体系中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零售企业建立并完善了会员机制。未来,统一的会员制能够将一位顾客在超市、购物中心、百货以及网店的消费整合。会员的购买将不再是一笔笔孤立的销售数据,而将形成与特定客户、特定群体相关的消费行为特征。我们的商品如何触及这些客户,是百货品类规划的目标。第二、建立品类角色,进行品类管理。在如今百货的联营模式下,百货与供应商是简单销售提成的关系,而供应商所卖商品以及商品的属性并不在百货的掌握中。但是,对商品信息的掌控是品类规划的基础。近几年百货业逐渐认识到了掌握商品信息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供应链系统为企业提供了数据收集、处理、存储、校验与分析的标准化平台。不仅仅将业务流程嵌入系统,规范了业务流程,也实现系统校验数据的功能,提高了商品数据质量。第三、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售业与供应商在商品信息采集、利用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面,在联营业态下,收集商品数据很大程度上需要供应商的配合。另一方面,在百货整体销售增加、客流增多的情况下,供应商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最后,由于在整个供应链中商品从进到销的过程得以整合,数据的价值得到提升,百货与供应商都得以从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品类规划能力提升仅仅是ERP供应链升级给百货零售业带来的优势一角,它带来的更是对自营模式增长端到端的支持,对线上线下库存可视的解决方案等,是百货多业态标准化管理的奠基石。
上一条 下一条 分 享
回到顶部